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424章、皇帝心中未来的大明  (第7/10页)
只设一个都护府牟利,而是要真正在那边推行大明文教。    这也好理解,毕竟相隔实在太远。    既然要达到这种目的,那么日本的将来在大明皇帝眼里只怕仅有一种选择了:以大明代之,正式册立新主。    那是真正的一国之主!    包括严嵩在内,没有一个人认为那是可以染指的。    所以,会是哪位皇子?    宗室制度本就已经再改,藩王居于京。    但不久之后,又将有新的做法,藩王可封于域外之地,有实土,有兵有民?    皇长子越王已经十三岁,这一天,只怕不会太远了。    所以,怪不得皇帝并不那么敏感于东宫开府建衙。    因为将来,不管是哪位皇子,都有可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。因为是留在大明,还是随着某些皇子去域外立足,文臣武将们的选择更多了。    或者说,几乎都可以看皇帝点选那些人。    一旦被选中,那么去了之后,既仍旧是大明臣子,在那自成一统的域外新国,也必定是就藩皇子们倚重的文武重臣,在那里位高权重。    甚至同样只是家中后辈、分支前去辅佐,一举两得。    嘉靖十三年,大明皇帝陛下对于未来大明的想法终于显露更多。    内部,新法诸策基本已经全面铺开,后面只是继续推行好、见到实效。军改之后,恐怕就真是国富兵强的局面了。    外部,俺答远遁漠北,经略西面意图再起。    南洋设了都护府,葡萄牙万里来降,海贸之利成为大明君臣新的期待。    外滇暂止兵戈,但缅族、孟族、掸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