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0394章 文、武皆考  (第5/7页)
官员的空缺。    至于举荐制的补充手段:赀官,那更是不用提了。    赀官,说好听点叫官员选拔,说难听点,就是朝堂中央合法卖官!    既然是卖官,那能找来的官员,自然都是商贾出身;    ——寻常百姓根本买不起官,名门望族则根本不需要买官,只需要发动人脉,请某个郡守朋友写份介绍信,甚至直接举荐即可!    而‘赀官’这个以商贾子弟为主题的官员群体,在如今汉室的政治大背景下,是天然处于劣势的。    诚然,商贾出身的赀官、赀郎们,或许真的不乏一些见多识广、视野开阔的人才;    但最起码,在如今汉室的发展阶段,以及对商人群体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压,这个群体出‘人才’的概率,几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计。    按照刘盈的推算,至少要等到二三十年之后,汉室天下逐渐富足,朝堂开始有意放松商人群体的枷锁,让工商业得以繁荣,才能指望这个群体能为朝堂输送官员。    而目前,官员群体则根本指望不上。    举荐制度质量够高,数量却不足、赀官体系数量足够,质量却又参差不齐;    这样一来,以文考为官员选拔手段的考举制度,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刘盈的视野。    说来,对于考举,汉室朝堂也不算陌生了。    几年前,刘盈便曾以‘上林苑缺少官吏’为由,带着一定的试验意图,举报过一场小范围的考举;    虽然效果不尽如人意,并没有选拔出什么太过优秀的人才,但也算是开创了‘以文考选拔官员’的先例。    而且这里的‘不尽如人意’,也只是相对于刘盈的预想而言。    现如今,那次考举所选拔出来的官员,基本都在上林苑,以及少府各司属任职;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